微波辐射测量:易损斑块的新型非侵入检测法

Posted On 2014-10-17 11:14:38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球过早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原因(1)。尽管在大部分无症状人群中,心脏性猝死或缺血性卒中是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或冠状动脉)的首发表现,但大部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为了辨别出人体内高危斑块,我们需要识别出其特殊的形态和功能特性,因为近期研究已经表明即使是低度的狭窄也可能导致急性事件的发生(2-4)。

体内研究已经识别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特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学特点包括:(I)由游离胆固醇结晶、胆固醇脂及含有组织因子的氧化脂质组成的大脂质核(≥40%斑块体积);(II)不包含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的薄纤维帽;(III)血管重塑;(IV)纤维帽和动脉外膜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大部分是单核巨噬细胞、活化的T细胞和肥大细胞);(V)新生血管形成增加。存在这些特性的斑块通常被认为是易损的、不稳定的或“高危的”(5)。目前为止,尚无识别所有这些形态学特性的完美方法(6)。近期研究证明了一种新形态学特性即内膜中层厚度变异性(IMVT)的作用,该研究发现内膜中层厚度变异性(IMVT)其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7)。

然而,识别易损斑块功能特性的过程中存在很大难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活化被定义为缺血区炎症细胞渗出斑块、缺氧、及新生血管形成,这引起血流量增加,导致产热增加(8,9)。

基于这些标准,IVT是一种侵入性方法,在有冠脉疾病的患者中可为识别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提供更多的诊断和预后信息(10-27)。然而,IVT的这种有创特性使之不能成为一级预防措施。

因此,可识别动脉硬化斑块炎症活性、且精确性与IVT相似的新无创方法,可成为检测易损动脉硬化斑块功能特性的一种可选的简单方法。微波辐射(MR)是一种新型方法,该方法精确度很高,可非侵入性检测到斑块的一些功能特性,例如检测人体组织的相关功能变化(28-30)。

Read More >>